欢迎您访问衡阳智慧党建!

长征中的衡阳人之王紫峰:烧毁栖身茅屋走上革命路,布衣匠人成长为开国中将

来源 市党史馆
添加时间 2021-04-08


▲1940年,王紫峰参加百团大战一次战役出发前留影

人物简介

(1905—1994),原名王集有,又名王子凤。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926年10月参加革命。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在区苏维埃政府任赤卫队长。上井冈山后,在红四军手枪队、警卫连任副班长、班长、司务长、连政委,后任团政委。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斗争,先后在围攻长沙、解放吉安等一系列战役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果断指挥,战绩出色。1934年10月调任红一军团教导队总支书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队政治教育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率教导队会同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等部在聂荣臻领导下留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后随晋察冀军区机关移驻河北阜平地区,参加收编游杂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斗争。1937年10月起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10团团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冀热察挺进军第11支队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五、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反“八路围攻”、破袭平汉路、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抗战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北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9月调任华北军区第6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次年2月升任人民解放军第66军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石家庄、平津、太原等战役。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51年回国后,任山西军区司令员。1961~1968年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82年11月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1942年平山夹峪,晋察冀军区四分区领导合影。右一为王紫峰

■烧毁栖身茅屋,“杀敌英雄”毅然踏上革命路

1905年6月18日,王紫峰出生于耒阳县芭蕉屿菁苔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起曾入私塾读书两年半,后因家贫辍学在家务农。15岁后父母相继病故,作为家中长子,他靠织布独自养起家中的5个弟妹,生活很是辛。

1926年夏,在北伐进军湖南的影响下,耒阳一带工农运动迅速发展,王紫峰在家乡首批报名参加了农民协会,并当选为区农协粮食筹备委员。1927年4月,由13区区委书记吴子荣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湘南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为了躲避敌人的捕杀,他更名换姓投入国民党军第11军26师76团当兵。同年9月,当他得知所在部队执行堵截南昌起义部队的任务,毅然逃离该部,辗转返回家乡找到党组织。

1928年1月率赤卫军参加了朱德、陈毅等领导的湘南起义。朱德派当时任连长的林彪担负攻取耒阳的任务。由于起义军人困马乏力量单薄,就求助于在当地打游击的苏维埃赤卫队。当时,王紫峰就是赤卫队队长,他率领赤卫队配合林彪奋勇杀敌,全歼了敌兵一个加强营。其中,王紫峰一人就用大刀劈死了五六名敌兵,威震敌胆,被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吴子云誉为“杀敌英雄”,同时也引起了朱德的关注。

为避开敌人的南北夹击,朱德率起义军开始向井冈山作战略转移。撤出耒阳时,朱德问王紫峰,能否离开家乡跟着他去闹革命。为表达自己的坚决态度,王紫峰一把火烧掉唯一的财产——一间供自己栖身的茅草屋。征得区苏维埃主席吴子云的同意后,当天下午毅然跟朱德踏上了去井冈山的道路。

起义军刚到井冈山时,因为湘南暴动后七个县的农军都汇集到了井冈山,安排吃住解决给养都成了大问题。总前委又决定,各县农军返回家乡,坚持游击战争。

王紫峰一听这个消息着急了,就跑去找朱德和伍若兰。朱德说农军留队的事情是陈毅和王尔琢负责,让他去找他们,王紫峰怕碰壁,非让朱德帮忙说情。朱德只好给陈毅和王尔琢写了个纸条,王紫峰带纸条见到去见陈毅,陈毅一看这个耒阳小伙子为了留下当红军居然把军长都惊动了,就把他留下并编入了军部警卫连手枪班。由此,王紫峰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王紫峰(中)与66军领导合影

■枪林弹雨跟着党,艰苦岁月中迅速成长

在手枪班时,王紫峰常常担任毛泽东和朱德的警卫,他们经常给王紫峰讲一些游击战术和群众工作的办法和经验,使王紫峰在军事和政治上很快成熟起来。

1928年6月,宁冈县委请示毛泽东和朱德,要求部队派一批骨干力量下到各区乡帮助工作。朱德考虑到王紫峰刚参加革命不久,还缺乏组织工作能力,眼下是个机会,不如让他去地方摔打摔打,于是就向负责调派干部工作的陈毅推荐了王紫峰。

陈毅把王紫峰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工作调动的事。王紫峰听说是下乡,皱着眉说:“我一个大老粗,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再说我说的是耒阳人的土话,江西老表听不懂,如何能开展工作?还是派能力强的人去吧。”陈毅见他推辞,便转告朱德。这下子,很少发脾气的朱德可恼火了。他让人将王紫峰喊到自己的住地,劈头盖脑就向王紫峰放出一串连珠炮:“紫峰!组织上决定要你去宁冈县葛田乡搞地方工作,听说你顶牛不去,是真的吗?”

王紫峰一见朱德神色异样,语气格外严厉,便小声嗫嚅着回答:“搞地方工作,我怕做不好……”

“什么做不好!人生下来就会做一切吗?我看你思想是长了毛,无非是怕困难、怕吃苦。要知道,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要比打仗还重要,你是共产党员,就得像共产党员的样子!”朱德一时激动,脸色微红,声音提得很高。

面对朱德的训导,王紫峰霎时面红耳赤,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朱德见王紫峰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认识,便再次温和地安排他下乡工作。

1928年11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区特委创办了特委训练班,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第一所培养党员干部的学校,王紫峰被派到那里学习。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王紫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帮助教育下,迅速地提高和成长。到1932年4月,王紫峰由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升任为红五军团15军43师129团团政委。


▲王紫峰简陋的故居

■发动群众革命,组建抗日独立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紫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手枪班班长、特务连司务长,1931年任红12军34师100团1连政委、红12师35团3连政委、红12军第34师1大队政治委员,红15军43师129团政委、红14师41团代理政委;参加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围攻长沙、解放吉安、龙岗、富田及水口、南丰、广昌等一系列战役,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果断指挥,战绩出色。

1934年10月调任红一军团教导营总支书记,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导营主要由干部和战斗骨干编成,营长是陈士榘,战斗力很强。王紫峰的组织动员能力对部队的战斗力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部队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后,他又调任红一军团随营军校政治教育主任,在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培养红军干部的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紫峰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之后,奉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之命,到阜平县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后任县军事部长、独立团团长兼政委、冀中四分区政委、平西十一支队政治部主任、雁北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政治部主任。1938年率部袭击望都,毙敌50余人,我军仅亡2人,消耗子弹仅300发;王紫峰潜入敌占区完县、易县、满城、唐县进行扩军工作,任四县抗战动员委员会主任兼军事部长,迅速壮大革命武装,发动群众建立了地方政权。在保定四县,王紫峰组织起一支抗日义勇军,被编入第3军分区十大队,他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收编多股游击队伍,组建了一支2340余人的抗日独立团。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十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和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治委员,并将第4军分区的部队整编为3个大队,1个特务团,2个独立团。指挥部队袭击蠡县,歼灭敌军70人。

王紫峰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身经百战,文武兼备,顾大局,识大体,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始终保持一名老党员、老红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浏览量:
  • 热点排行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