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衡南县版图的西北角,有一个叫鸡笼镇的地方。从镇上出发,往西北走上十里小路,便到了这6年来,我的另一个家——日光村。
现在的日光村是2016年4月由原日光村、双溪村、叶江村三个自然行政村合并而来,双溪村是原省级贫困村,因此根据政策,并村后的日光村就继承了“省级贫困村”的头衔。
日光村幅员12平方公里,下辖54个村民小组共1318户5387人,就面积和人口而言,在全县近400个行政村中排第三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464人,这个数字更是全县所有行政村之最。
2015年4月,作为衡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一名有着32年党龄、在科级干部位置上已任职18年的正科级干部,我被组织选派到日光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00多个日夜的坚守,从扶贫工作队队员到担任队长、第一书记,我与日光村共成长,见证了日光村的“涅槃”,感触颇多……
扶贫工作队与镇领导、村干部商讨扶贫大计
地荒路远、资源匮乏、基础薄弱、产业空虚、弱势群体多......这是日光村过去的真实写照,也是它的穷根所在。要拔掉这穷根,在我看来非得在“真”和“实”字上做文章不可。
摸清家底——这是我开展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笃信道听途说不是“真”,闭门造车也求不了“真”,“真”一定是从扎实走访、细致记录、认真分析中来的。所以不论晴雨,我白天都会上山下田、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晚上就与大家伙儿逐户的分析帮扶脱贫的对策。夜深了,一切都静下来,我再一个人细细的整理白日的见闻,写成工作日记。从每一条路的去向、每一个山头的方位、每一亩田野的情况,到每一处亟待修缮的设施、每一片有条件开发利用的土地、每一位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再到每一项工作的动态、每一个新鲜的想法、每一条可借鉴的经验,都会记录在日记中,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与村民座谈讨论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日光村的农业用水主要依赖山塘水渠。可由于年久失修,塘坝多处垮塌,水渠堵塞,蓄水功能差,是万不能抵御旱涝灾害的。我心想啊,要撬动“贫困”这块顽石,就非得找寻一个力有所逮的“支点”。这个“支点”一定要是村民最迫切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快速地聚拢人心、凝聚信心。思来想去,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走上硬化的路、住上安全的房、种上省心的地就成了我驻村以来的头号任务。
走访贫困户胡四清家庭、宣讲扶贫政策
修建基础设施不比搞产业投资,这都是沉没成本,几乎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个贫困村而言,若外援“输血”,别说是修路搭桥起房挖塘,就是打口井也只是天方夜谭。而“找外援”的任务只能由我这个扶贫干部来做,我是这块沉睡的土地唯一的希望!
怎么办呢?我只好将村里的泥路、土砖房、干涸龟裂的塘......把这些个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破败凋敝一一拍下来,做成册子,拿给市烟草局党组汇报。领导很是动容,告诉我钱不是问题,嘱托我一定要给村民的生活带去质的改变。市烟草局先后投入了1300万元资金,修路、搭桥、挖塘、筑坝、打井、通渠、起房、接水管、建敬老院......村民的住房安全、生活用水、电压低、网络不通等问题都通通迎刃而解,投资130万元建了敬老院,也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我能做的有限,唯有在每一处项目开工前后,从实地考察、讨论方案,到汇报进度、监督施工、竣工验收,全程跟进。多跑些腿、多花些日子没关系,只要把每一分钱用对地方,让每一个工程都不畏光阴的检验,就都值得。茶余饭后,为了能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建设中来,我思索着将工程兴修的前后的照片都编成图册,配上文字说明,这样大家伙儿既能看到成果,市县领导和帮扶单位也能真切感知到这里正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特别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6月和2019年6月湖南普降暴雨,多地受灾严重。得益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通浚,日光村均安然度过,避免庄稼绝收的历史重演。
路是修好了,但富裕的明天总归还是要我们步调一致、脚踏实地去抵达。日光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仅有零碎分布的3355亩耕地,靠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来致富几无可能。
衡阳市委书记邓群策深入日光村督导调研扶贫工作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马平川是致富的先决条件。不凑巧的是,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山。我们不能学愚公,去将它们一一铲平,唯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去因“山”制宜!
抱定想法后,我领着工作队绞尽脑汁围绕“山”来找出路。养鸡养羊、种油茶树、栽经济林、光伏发电......但凡靠点边的项目都仔细论证过。考虑到这片土地积贫积困已久,亟需一场“速胜”才能稳住大家伙儿的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于是,我们最终还是敲定了生产周期快、好管理、投入不大的绿桐树作为“先头炮”。绿桐树耐寒耐旱,木材硬度高,而且栽种密度大、出材量大,栽种绿桐树一次投入就可以实现12次木材出产,经济价值很高。绿桐树可广泛用于飞机、轮船、高铁、家具的使用材料,销路也没问题。
2017年初,市烟草局的资金支持下来后,仅月余时间,日光村400亩的荒山上12000余株绿桐树苗就排排林立起来。我细细估算了下,这每亩绿桐树经济林大概投入是4000余元,待成材后每亩预计就可实现25000元的回报,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可算是有了真切的体会。
市烟草局秦江顺局长考察光伏发电站施工
尝到因“山”制宜的甜头后,群众更愿意跟着我们干了,我的思路也完全打开。后来我们又陆续争取来一个投资45万的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9月并网发电,至今发电收益已逾10万元。趁着衡南县“打造全国油茶第一县”的东风,又争取来一个油茶庄园开发项目,开发种植油茶树400亩36000株。此外,还协调村委会入股投资黑山羊和鱼类水产养殖项目,至2020年底已从中分红20万元,积累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给2018年才整体脱贫摘帽的日光村巩固脱贫成果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得知日光村有6名密切接触人员、26名湖北返乡人员后,我夜不能寐。尽管镇上说扶贫干部可无需返村,村干部也总在电话里要我别操心,但我还是决定逆行回村。我与村干部组成12人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写了一份特别的请战书,摁上红手印,用生命立下契约。
白天我们分片进组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摸排易感人员,逐一测量体温。夜里就召开防控工作会,总结当日工作,分头对房前屋后严格消毒,抑或是去路口的哨岗值班,检查来往车辆。20多个日日夜夜枕戈待旦的严防死守的确很不容易,但总算是守护了这一方百姓的安全,守护了这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
参加全省劳模表彰大会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于我而言,扶贫已然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一份责任、一句誓言、一个理想。去年11月,我很荣幸获评了“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当佩戴奖章,站在台上时,我忽而觉得有些鼻酸。我恍惚看到我敬爱的父亲和挚爱的妻子正在台下笑着为我鼓掌。对于他们,我内心满是亏欠,但终无机会再去诉说。为了扶贫事业,我没法守在父亲床前,陪他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为了扶贫事业,我甚至一整月一整月的留在村里,把工作赶在前头,好腾出一个完整的周末,陪妻子去广州化疗。每天不论忙到多晚,我都要打一个电话回家,只要听到妻子声音,内心就总会踏实些。永远忘不了2019年10月的那个清晨,女儿电话里哭得撕心裂肺,要我赶紧到医院。我一时间心如刀绞,我想过有这天,却没想过怎么、怎么会来得那么的快。我强忍着泪,还是决定开完脱贫民主评议会再回城。当我赶到医院时,妻子已昏迷,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她说上句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生命从眼前流逝......
驻村工作队干部与村“两委”干部对描绘乡村振兴蓝图充满信心
最大的困难已经过去。2021年4月,将是我驻村6周年的日子。6年是绿桐树成材的时间;6年的帮扶,也让日光村迎来翻天覆地的蜕变。在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之际,我会协助村“两委”做好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队伍,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和乡村振兴队伍。
你若问我后悔做一个扶贫人吗?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摇头。无论日后在哪里,我都甘愿作扎根日光村山坡上的一株绿桐树。就那么挺拔地站着,微笑地看着大家伙因在劳动中拾取幸福,微笑地看着乡村振兴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衡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唐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