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南县人社局:有思路 有门路 有成效 稳就业工作成绩单亮眼

来源 衡阳智慧党建
添加时间 2020-04-01

  今年来,湖南衡南县人社局积极转思路,强举措,拓门路,优服务,降低疫情“负影响”,交出稳就业工作亮眼“成绩单”。


               着眼“变”,转思路


  变现场招聘为网上招聘。将县内27家企业140余个工种2400余个岗位信息发布在党政门户网站,开展互联网招聘,推广远程面试,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春风行动”服务模式,确保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截至目前,已为中科光电、得意电子、广盛源医药科技等27家县内企业线上招聘449人。


  变先核后补为先补后核。多次与县内企业对接,了解其缺工和生产情况,争取政策支持,第一时间通知符合申领稳岗返还条件的75家企业递交申报资料。截至目前,已为坐落于洪山镇的衡阳原野实业有限公司洗涤剂厂和三塘镇的湖南广盛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2.8万元。


  变线下培训为线上培训。通过网络、电话、电子邮件及传真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动员培训机构,利用线上培训资源,积极开展技能培训理论课线上培训。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确保防疫安全情况下,在停工期、恢复期内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培训。截至目前,已引导100余名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上职业技能学习。


着力“宽”,拓门路


  拓宽服务。制定《关于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和监测工作方案》,启动24小时县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帮助省重点监测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目前,全县2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5家省重点监测企业恢复到疫前生产水平。同时,抽调多名骨干作为联络员,派往全县各家企业进行一线指导,对已复工复产的企业指导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尚未复工复产的企业,做好对接沟通,鼓励其早日开工。


  拓宽宣传。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县镇村三级就业工作群,累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200余条,就业岗位9000余个;向全县贫困劳动力推送“湘就业”微信公众号信息达16182条。通过《衡阳日报》、智慧衡南、人社部门等相关报刊和网络媒体,大力宣传《衡南县人社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安排意见》,明确九条“硬”措施,调剂资金3000万元,从“降、减、免、缓、返、补”六个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拓宽就业。积极加强与省内周边县市、省外友情企业和人社部门的联系,将企业用工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做好牵线搭桥工作。目前,已与福州市人社局签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合作项目协议书》,实现“点对点”就业服务。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平台,宣传和发布福州市70家用工企业20600个岗位信息。


着重“实”,显成效


  做实台账。利用乡镇、街道基层就业服务平台,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全县农民工转移就业意向情况进行调查摸排,切实掌握返岗复工基本信息。据统计,该县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18.16万人,现已转移就业 15.99万人,返岗复工率达88%。


  落实举措。落实“战时十五条举措”,为衡南县美佳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市华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衡南县烟草公司等30余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96万元;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由5—10万提高到5-15万元),放低贷款门槛(推进银行反担保和三户联保政策),为全县5户发放小额贷款180万元,带动就业120余人。同时,创办“扶贫车间”129个,每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不少于5人;另外,还全力加强公益性岗位的清岗腾岗和开发整合,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新增公益性岗位不少于20个,且100﹪用于兜底安置不能及时返岗的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


  抓实行动。制定《衡南县农民工疫情期间安全有序返岗复工的行动方案》,开展“春风在线,复工战‘疫’”行动,实现“点对点”输送,做到“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确保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3月15日,该县570名返岗农民工坐上赴粤“就业直通车”。 (邓云帆)


浏览量:
  • 热点排行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