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鼓区黄沙湾街道雁栖湖社区依托“135+”小区党建模式,以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三长”职能作用,激活“三长”履职活力、能力、动力,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一、强化问题导向,精准“对点诊断”
重点突出“大题集成”,细化“责任清单”,加强“小题细作”,切实激发“三长”履职活力。
试点融合,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进“135+”小区党建品牌与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深度融合,率先在东湖居小区试点,建立1个小区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在社区党总支的指导下,东湖居小区通过全体业主“线上+线下”投票的方式,明确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片长,先后推选出4名组长和21名“邻长”,分组召开6次“见面会”,进一步明确了“三长”工作职责,推动管理机制从“两边分割”向“有机融合”转变。
全面摸底,优化服务队伍。根据社区自身特点,将辖区内楼梯房、电梯房、别墅区、小洋房等不同类型的小区细分为5个片区。构建“社区管总—片长联片—组长包组—邻长包户”的服务体系,片长由社区“两委”担任,组长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担任,优选出片长5名、组长16名。全面摸清现有居民小组长、“两代表一委员”、换届时推选产生的居民代表、有联户能力或热爱公益事业的党员居民底数,采取“居民+个人”双荐模式,精选邻长110名,联系服务居民1513户,进一步强化了“三长”队伍力量,推动治理机制从“小区独唱”向“社区合唱”转变。
规范流程,强化三级协同。优化工作模式,实行“三长”分级联系,以“片长+组长”“组长+邻长”“邻长+居民”为单位,建立三级微信“联络群”,每个“联络群”开展政策宣讲、意见收集、信息互通、情感交流等工作。通过上户走访,将联系户精确划分为“重点户”和“一般户”,邻长对重点户每周联系走访1次,对一般户每个月联系走访1次。当遇到“痛点、难点、堵点”时,社区会与街道相关部门集中会诊,共同推动问题解决,进一步规范了“三长”履职流程,推动工作机制从“各行其道”向“井然有序”转变。
二、强化造血功能,夯实“毛细血管”
重点集中“专业培训”,精化“服务明细”,凸显“提质效能”,切实提升三长履职能力。
强化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紧紧锚准“补缺挂漏”的学习原则,依托“线上+线下”双边模式,建立线上“微学堂”,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载体,推送党建、基层治理、专项技能培训等学习教育文章和视频100余条。线下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专项业务培训会、居民屋场恳谈会等活动为契机,邀请区街两级业务骨干、“两代表一委员”、返乡致富能手为“三长”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服务群众200余人次。
聚焦“精准”,畅通服务通道。搭建“三长”和“群众”之间的民情“直通车”,聚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强化“服务”意识,建立民情台账,收集汇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答复、逐一办理、逐一销号。今年以来,增设晾衣区、强化监控设施、专电改公电、新建停车位、白蚂蚁防治、道路提质改造,辖区内道路两侧树木修剪问题等一一得到妥善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切实提升。
融合推进,延伸服务链条。围绕重点任务和居民需求,引导“三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劝导员、矛盾调解员、文明示范员,推动社区治理实现整体共治共享。通过“微议事厅”“恳谈会”“心愿墙”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居民诉求,并建立“居民吹哨、邻长报告、片组汇总、社区响应、部门联动”机制,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共收集处理问题150余条,巡查排除安全隐患20余处,真正做到了“私事止于邻、小事止于组、大事止于片,难事止于社区”。
三、强化正向激励,激活“内生动力”
重点聚焦“组织培养”,发挥“主动效能”,树立“先锋模范”,切实促发三长履职动力。
优选优用,增强“三长”动能。坚持“良才善用”,对履职尽责,获得群众认可的邻长,可作为后备力量培养,并优先推荐入党或提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同时,结合各类培养计划,大力宣传并鼓励“三长”参与社区工作者等考试完成“身份转变”,畅通优秀“三长”发展上升渠道,增强“三长”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积分兑换,激发工作热情。出台激励措施,以“积分兑换制”推动邻长“服务长效化”,邻长在为居民办实事、处理矛盾、收集解决问题、宣传相关政策等方面工作累积积分,可用于在社区兑换生活物资。同时,组建社区“爱心商户联盟”,邻长凭工作证,可兑换“满减券”“商品折扣”等,营造社会支持邻长履职的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传递正向能量。在政策宣传、联系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等各类领域中,定期挖掘报送“三长”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拓面”提升整体队伍履职的积极性。年底在优秀邻长中评选“最美邻长”,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增强“三长”个人价值感和社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