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衡阳智慧党建!

石鼓区人民路小学:党建引领“大思政”课程体系 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来源 石鼓区委组织部
添加时间 2025-02-13

近年来,人民路小学党支部坚持系统规划,以党建引领作为学校新时代大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经过精心打造、长期凝练,培育了具有“人小”特色的“思政”品牌,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引领的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和德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构建思政协同一体化育人新模式。

一、多主体共建,抓牢课堂主阵地

操场变课堂,听书记妈妈上思政课。人民路小学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提升青少年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足校园阵地,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资源,书记妈妈定期为全体师生上思政课,今年“开学第一课”以“AI助力思政”,与新疆鄯善县滨沙学校连线,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奥运历史的回顾、奥运历史的分享、奥运精神的解析,诠释了自豪、自强、自信的新时代中国精神。师生共学全会精神,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核心要义,学校党支部班子率先示范、带头宣讲,到所在负责年级、学科组开展微宣讲,走进师生开展面对面座谈宣讲,宣讲全会精神,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宣讲形式紧贴时代脉搏。支部借助AI技术制作宣讲全会精神的学习视频,依托科技赋能,采用情境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心中种下全会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全会精神每日金句的深入学习,组织学生摘抄一句自己最喜欢的每日金句,领会全会精神核心要义。


二、多学科融合,深化课程改革

学校党支部坚持打造“思政课程”,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通过多学科课程融合,将思政与语数英、音体美、劳动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注重发挥党员骨干教师智慧,发挥名师工作室等优势,深度挖掘各学科当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在教学全过程贯穿核心素养育人理念,巧妙发现开展思政教育的契机,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多种方式,整体提升思政课授课水准。另一方面,学科优势充分发挥。通过打造跨学科思政课堂,借助不同学科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挖掘不同学科的思政元素,借助“学理”讲通“道理”,增强让人信服的哲理,从而达到育人目标,让思政课有广度。思政+体育,学校体育组创编富有新意朝气蓬勃的思政课间操,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日常操练中。思政+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苗族芦笙节,感受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更让学生们感受到在群山环绕的苗家,铁路的修建给苗家人民带来的希望与梦想,这不仅是对交通发展成就的赞颂,更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展示。思政+劳动,通过搭建竹编“红船”,让学生们了解革命精神、红船的历史、竹编文化,更重要的是共同重温了党的历史和红色记忆,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大家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精神。


三、多场景实践,丰富活动内涵

学校党支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打造思政“大课堂”,邀请身边优秀党员走进学校课堂,抑或探寻家乡印记,到田间地头等场所进行多场景、多维度思政教学,让孩子们在思考感悟中,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梦想与行动。同时统筹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等校外教育特色资源,打造红色革命特色“行走的思政课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引导学生在了解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传承中增进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让思政课不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室范围内的知识课,而是有大格局、大视野的教育课,更好引导青少年去认识中国与世界。

人民路小学党支部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的思政课,强化育人阵地内容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分学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强化网络育人功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政课程,办好“行走的思政课”,在知行合一中让思政课更加可感可知、生动鲜活,推动广大师生在行走中练本领、修品行、立志向。

浏览量:
  • 热点排行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