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培育高质量的村干部队伍,同时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提前布局谋划,铁丝塘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将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实“选育管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
坚持严格“选”拔,筑好后备干部“蓄水池”。坚持镇村两级联动,成立专项工作组,对10个村(社区)逐村“下深水”摸底调研。镇党委书记先后走访离退村主要负责同志47余人、农村党员组长228余人、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及致富带头人20余人,多方听取意见建议,通过严格的“推优”程序,重点关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排查建立了铁丝塘镇人才资源信息库,为选拔后备干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选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8人,其中女性3人,占比16.7%;35岁及以下6人,36-45岁1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6人,整体素质较高。
坚持精心“培”育,搭建后备干部“练兵场”。推行“2+1”帮带机制,由联点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对后备力量进行“一对一”帮带全覆盖,通过深度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传帮带。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涵盖党的理论知识、政策解读、基层治理等内容,提升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其后备力量优秀。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为后备力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后备干部综合能力。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加速后备力量成长,促进后备干部保障有念头、事业有奔头、工作有劲头,在良好的环境中逐步成才。
坚持科学“管”理,把牢后备干部“方向盘”。按照“一人一表、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原则,建立镇、村二级管理体系,按村分类建档,准确掌握后备干部的基础数据,对工作履职尽责、考核评价情况进行纪实管理,健全镇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及时跟踪了解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切实增强后备干部对农村工作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动态更新管理台账,对新发现的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对符合标准的继续培养,将不符合条件的调整出后备力量队伍,增补新的优秀力量。
坚持灵活使“用”,建强乡村振兴“新力军”。坚持“育用结合”原则,加强后备干部试岗压担和定岗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等日常工作,引导后备干部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整治、防汛应急、安全生产排查等重点工作,让其尽快熟悉村里事务,掌握农村工作的能力。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干部调整进村班子队伍,对一时无法调整为村干部的人员,坚持多平台使用,将他们举荐到村民小组或党小组等组织中任职,为其施展才华提供平台。现已有3名后备力量参与村级事务,切实提高了提升干事本领。(文/肖冲)